因为每个标志最终都要调整形式美感,所以我将标志形式美感的把握放到第一篇。
对于一个公司logo设计标志,如果我们已经决定采用哪些视觉符号表达,并且组织出了标志符号的结构,那剩下的就是调整并凸显出这些标志符号的形式(张力)美感。
当然你可以借助黄金比例的辅助线来划分图形的比例关系,确保比例美感,但是这里说的美感,并非这些比例关系。
形式(张力)美感,包括很多方面,形状的、色彩的、质感的、体积的、空间的、运动的等等。我们这篇主要讲的是基本的形状上的形式张力的把握。其他的方面的形式张力问题,在后面的文章里会讲到。
形式就是张力的组合形式。形式美,就是张力的组合方式给人的心理满足感。
这点在色彩搭配里比较好理解,每种色彩组合都会形成一种特定的“调子”,每种调子都会给我们一种明确的感觉。在很多色彩书里,都有介绍,9种至16种调子,23种大感觉,126种小感觉等等,每种感觉都给出了色彩组合的例子,这里的每种调子(色彩感觉)都由不同明度、色相、及饱和度的色彩按面积比例组合而成。比如“优雅”的色彩调子,翻开色彩搭配的书,就能在这个词语下找到很多色彩搭配的例子,而且每个感觉词语,都不只一种例子。
这就是色彩的形式美。色彩形式之所以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,是因为每种色彩给人的色彩张力不同,这些张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,就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刺激。我们的视觉(眼睛)感受到的是色彩的“张力”,张力的组合就是“形式”。每种感觉都对于一种形式(张力组合),所以我们才能通过色彩形式刺激观众,让观众产生特定的感受。在色彩中,张力主要表现在色彩的冷暖--来自人的肤觉经验,色彩的远近、色彩的扩展及收缩--来自人的视觉经验。这些色彩张力组合的不同形式,就对应了了人的感受形式。
同样在形状里,形状形态的张力也是以不同形式组合的,他们同样对应人的感受形式。只不过,形状不像色彩那样可以自成一个体系,编成手册来查阅,主要是因为二维空间的形状张力组合实在太多,不易编辑管理。《论点线面》里给出一些分析形状张力的方法,但是也没有像色彩系统一样的整理成册。
标志设计的关键就是调整图形的形状形态,如何将图形的形式美感充分的表现出来,就是一个对形式美感认识及把握能力逐步加深的过程。
很多时候,调整到最后,总觉得这个图形不漂亮,怎么就是没别人的图形来的有张力,问题出在哪?下一步该怎么调?有的时候,标志图形方案拿给客户看,还没问什么想法,什么意思,就被否决了。哎,不漂亮的方案,再有想法,也难卖出去,客户可能连询问的意愿都没了。
图形形状形态的美感,还是有规律可循的,因为标志图形本身的简洁,对于形式美感法则的应用也是最极致的,也比较好分析。在前面《如何鉴赏标志》的文章里,我也讲到了形式美的鉴赏问题,现在归纳成基本的三点,方便掌握:
1)形式美感来自“度”的权衡与把握
2)掌握对称均衡的美
3)掌握节奏与韵律的美
没有统一,就会杂乱无章,达不到纯熟的境界。没有变化就没有创新和发展;一个看起来舒服的、好看的、并且耐看的图形,一般都是变化与统一感的结合。
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也是我们观看图形的心理过程。如果图形的规律越快速的被识别出来,图形给人的统一感就越强,统一感给人的心理感受就是稳定,秩序,可控的,统一到极致就是冰冷的死寂,毫无生息。如果图形过于变化,没有可以很快感知的规律,那我们的心理就凌乱,无着落,心跳,变化到极致就是慌张甚至疯掉。我们中国绘画艺术喜欢说写意、似像非像,就是在寻求图形中度的权衡,耐人寻味的“韵味”就来自这里。它符合人的认知(观看)习惯,是百万年来人类在认知世界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。
统一就是我们能很快识别出的苹果这个图形概念及苹果的常规外形;变化就是在整体之上的 “咬一口”“杂乱点化”“不稳定的火焰化”“W的立体化”“凌乱的城市剪影”,这些变化不仅调节了图形视觉上的度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调节了图形含义,也就是图形心理认知上的度。一个苹果咬一口,视觉上有亮点,含义上也引起了人们的无限猜想。图形的度(形式美感)不能和信息传达失去联系,在图形里我们往往会先分析,哪个信息的符号图形是主体图形(塑造统一感使用),哪个信息的符号图形是附属图形(塑造变化感使用)。
列举上面的三种类型的标志,我只是想指出,我们在认知一个图形时,图形的统一感并不一定来自一个具象的概念,在具象图形的标志里,统一感的识别来自具象事物,字母图形里,来自字母,抽象图形里,来自结构规律,比如在上面的第三幅图例里,两个圆形虽然线条凌乱,但是外框统一明确,后面的正方形,虽然版块多,但是色彩规律还是很容易把握,最后的9个方块,初看毫无章法,等细看出里面有风车状的负形时,也就把握住了统一感。